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被判刑后养老金怎么办(退休后被判刑能否停发养老金)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04 08:07:48    

退休人员主要分为:公务人员、事业单位人员以及普通职工。那么,退休人员如果在退休后,因打架等与职务行为无关的原因判刑,从而停发养老金,这种情况合理吗?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以及普通员工因犯罪判处刑罚,在服刑期间依照规定停发养老金,但在刑满之后应当继续发放养老金,并参与后续的基本养老金调整。


犯罪附随后果是指犯过罪的人及其亲属、特定社会关系人因其犯罪或刑罚处罚记录所产生的权利或资格限制、禁止或剥夺等后果。犯罪附随后果的适用要求具备关联性,我国常见的犯罪附随后果适用制度包括公务员政审制度、退休待遇、养老金发放,法律法规的规定一般是普遍适用,即只要有犯罪记录。

然而,犯罪附随后果的适用不可简单粗暴地一概而论,应当严格考虑关联性要件,关联性的适用主要体现在行为人犯罪的关联性以及附随后果适用的关联性两个领域。

行为人犯罪的关联性,要求行为人在退休前或退休后实施的是与职务行为有关的犯罪,侵害国家机关或者相关单位的权威性和正常工作秩序。附随后果适用的关联性,是指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有期限、有范围、区分主体和犯罪严重程度适用犯罪附随后果,在与职务行为密切相关的领域剥夺或限制犯罪人及其亲属、特定社会关系人权利,不可只要行为人有犯罪记录,一概剥夺限制行为人及关系人在教育、就业、养老等方面的正当权利,这会造成广泛的歧视问题。

另一方面,我们还要看到:

首先,无论是公务员、事业单位员工,还是普通员工,兢兢业业一生奉献在岗位上,现行刑法存在大量的行政犯和轻罪名,如交通肇事罪,行为人可能一次过失甚至是疏忽就会毁掉自己的退休生活以及子女的未来入学、就业,代价过于沉重,容易导致轻罪重刑的不公正局面;

其次,法律只是对人最低的道德要求,个人的私生活与工作应当具有清晰的界限,不能因为与职务行为无关的违法犯罪行为,而直接剥夺或永久限制行为人的权利,这不利于行为人重新回归社会,反而会造成更多的社会问题。例如因打架、酒驾被行政拘留,不仅会被单位开除、停发养老金,而且在本人的后续就业中要接受一般不录用的潜规则,以及对其出行、子女入学、公务员职业选择等都会产生强烈的负面影响;

最后,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自不待言,其养老金由国家财政负担,因贪污贿赂渎职犯罪,服刑期间停发养老金还说得过去,但普通员工是在工作时自己和单位共同缴纳养老保险,以求退休后有稳定的生活来源,普通人辛辛苦苦大半辈子,按时缴纳养老保险,指望着退休后能靠养老金颐养天年,却因一次处罚要在刑罚期间停发养老保险,不免有些责罚过度。

相关文章:

新飞锅炉售后服务24小时服务热线-全国400服务号码实时反馈-今-日-更-新04-20

澳莱斯锅炉售后服务中心实时反馈-今-日-更-新04-20

知识花园保险柜400服务号码全国售后的热线实时反馈-今-日-更-新04-20

双良中央空调售后服务号码及其服务网点介绍实时反馈-今-日-汇-总04-20

康派燃气灶24小时售后服务维修点号码实时反馈-今-日-汇-总04-20

神光太阳能全国统一售后24小时受理客服中心‌实时反馈-今-日-更-新04-20

三林热水器用户售后客服中心实时反馈-今-日-汇-总04-20

纽士盾智能锁售后服务24小时服务热线-全国400服务号码实时反馈-今-日-更-新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