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训诫依据什么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1 00:37:24    

训诫的依据主要来源于以下几部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六十五条: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案件审理情况,确定当事人应当提供的证据及其期限。当事人在该期限内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延长期限,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适当延长。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其说明理由;拒不说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据不同情形可以不予采纳该证据,或者采纳该证据但予以训诫、罚款。

第一百一十条:诉讼参与人和其他人应当遵守法庭规则。人民法院对违反法庭规则的人,可以予以训诫,责令退出法庭或者予以罚款、拘留。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五十九条: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或者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十五日以下的拘留。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十九条:违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一)情节特别轻微的;(二)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后果,并取得被侵害人谅解的;(三)出于他人胁迫或者诱骗的;(四)主动投案,向公安机关如实陈述自己的违法行为的;(五)有立功表现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第四十一条: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公安机关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以下矫治教育措施:(一)予以训诫;……

第六十一条: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发现实施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的,应当予以训诫,并可以责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一百一十八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由其居住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予以劝诫、制止;情节严重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公安机关接到报告或者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发现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存在上述情形的,应当予以训诫,并可以责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

第四十九条: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发现未成年人存在严重不良行为或者实施犯罪行为,或者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正确实施家庭教育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根据情况对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予以训诫,并可以责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训诫作为一种批评教育手段,主要适用于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行为。通过训诫,可以起到感化、教育的作用,预防和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

相关文章:

今日辟谣(2025年4月14日)04-14

17岁少女充值打赏45万元,家长要求返还,法院这样判04-13

吉林公安带您看《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04-11

高校教师“隔空猥亵”小学生,还威胁对方做女朋友,获刑5年04-09

姚某(男,41岁),地铁内猥亵女乘客被行政拘留!04-09

江西万年县委原书记毛奇一审被判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04-08

最高法:2024年失信名单人数实现十年来首次下降04-07

欠钱不还!张家口实名曝光36人!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