妨害公务怎么定义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06 17:53:14
妨害公务罪是指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具体定义如下:
行为对象:
必须是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括人大代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国家安全机关和公安机关等。
行为手段:
必须采用暴力或威胁手段进行阻碍。暴力通常表现为殴打、捆绑、禁闭等侵犯人身的强力行动;威胁则表现为以杀害、伤害、毁灭财产或毁灭名誉等形式实行精神强制。
主观方面:
行为人的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即明知是国家工作人员正在依法执行公务而有意用暴力、威胁方法进行阻碍。
法律后果:
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的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若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或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虽未使用暴力,但造成严重后果的,也依照相同的规定处罚。
综上所述,妨害公务罪的法律定义明确,关键在于行为对象、行为手段、主观方面及法律后果的认定。任何符合上述条件的的行为,均可构成妨害公务罪。
相关文章:
扶风县自然资源局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活动04-18
国家安全宣传教育走深走实(法治头条)04-17
安全教育心中记 普法宣传零距离04-15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04-15
美育进校园注入人文动能04-14
本溪市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系列宣传活动04-12
渝中区举办国家安全教育进校园活动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