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禾味业智能制造二期投产,“千禾 0”产品品质与产能双提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1 16:57:00
四川眉山智能制造基地内,千禾味业年产60万吨调味品的智能制造项目二期已完成设备调试并投入生产。此次投产打破了使用200吨以上大型智能化发酵罐完美复刻古法酱油风味的技术壁垒,实现了酱油超大规模生产的清洁化、标准化与智能化,将成为调味品行业“智造”的新标杆。。

千禾味业智能制造项目占地近千亩,分两期推进建设,是千禾味业截至目前最大规模的单体投资项目。一期项目已于2023年建成投产,实现年产酱油20万吨、料酒10万吨。近日投产的二期项目,聚焦酱油智能发酵、后处理、灌装、仓储等酱油全链条的智能化升级,将新增高端酱油产能30万吨。随着二期项目的投产,千禾味业总产能将跃升至120万吨,满产年总产值预计超70亿元,预计可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增收超20亿元。
年产60万吨调味品智能制造项目是千禾味业技术研发成果与现代智能化工业设备在酿造工厂的全面应用。项目采用目前国际最先进的酿造设备,配备了国际领先的圆盘制曲机、全自动灌装线等智能化设备,实现了从原料处理到成品包装的全流程自动化,整体自动化率突破80%,产品自动化水平领先行业。

千禾味业相关负责人表示,智能制造项目生产流程的智能化、自动化、标准化,将构建严格的品质保障体系,带动产品综合生产效率的提升与工艺流程的标准化,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保障高端酱油产品品味稳定,同时产品单产能耗预计将降低约12%,产品订单交付周期也将进一步缩短。
千禾味业在不断提升生产制造智能化、标准化水平的同时,始终致力于现代酿造工艺技术的创新与研发,实现高端化、集群化、规模化的古法新酿。项目投产同时,千禾味业与四川大学联合攻关的“聚源兴川”项目也已完成,研究成果将通过智能制造项目应用于生产,打造国内领先的酱油数字化生产工艺。
千禾味业与四川大学发酵工程和微生物应用技术领域学科带头人周荣清教授及其团队创新性的开发了“酿造微生物分步接种调控技术”,通过深入研究并筛选出古法酿造的核心优势菌株,解析其发酵特性,精准复刻传统酱油的独特酱香和鲜美口感,并运用前沿技术,系统揭示了原料、工艺参数与风味形成的复杂关系。
基于项目研究成果,融合智能制造项目的大数据分析、智造能力,圆盘制曲机等设备可实现关键参数动态调控,显著提升蛋白酶活力与氨基酸生成率,实现古法工艺的智能化、标准化控制,解决酱油生产周期长、效率低、难以规模化且风味易趋同的行业痛点,在攻克了200吨以上大型智能化发酵罐完美复刻古法酱油风味的技术壁垒的同时,实现了超大规模生产的清洁化、标准化与智能化,树立酱油制造行业的智造新标杆。
依托智能制造项目的全链条升级与技术突破,千禾味业产品得以在规模化生产中始终保持配料简单、自然美味的纯净品质与稳定风味,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心的高端酿造选择。千禾味业也将持续发挥四川“天府之国”优越的生态环境、气候条件与水源优势,持续推进高端化、集群化、规模化的古法新酿实践。
相关文章:
千禾味业智能制造二期投产,“千禾 0”产品品质与产能双提升07-21
沙漠边缘何以变优质稻田07-20
山姆紧急下架好丽友派等多款零食07-16
DPVR×MSI×图马斯特联合登场BW2025,VR赛车引爆现场07-14
民和县工业园 招商引资实现“双过半”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