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如何健康度假?这份假日健康指南请收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5 20:43:00
央视网消息:清明节不但是重要的传统节日,这个时节乍暖还寒,我们也需要注意季节转换所带来的健康问题。4月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主任医师刘静称:“青团确实很美味,但是它也存在比较黏腻、高糖、高脂、不好消化的特点,比如老人、小孩,还有糖尿病患者、胃食管反流的患者,还有脾胃虚弱的患者,建议要谨慎食用。清明时节乍暖还寒,这时候通过艾灸百会来培补身体阳气,实际上是起到了扶助正气的作用。要提醒大家的是,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艾灸,比如阴虚火旺体质的人,在做艾灸时很容易诱发便秘、咽喉肿痛或者是头痛等上火的症状。还有糖尿病患者的皮肤感觉比较迟钝,所以艾灸时比较容易发生烫伤。如果是首次艾灸,建议还是要咨询一下医生。”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任医师黄薛冰称:“我们怎么调整情绪呢?第一,要调整我们的睡眠,到春天就要调整,相对而言可以晚睡早起,增加活动的时间。第二,我们要加强互动,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是和大自然的互动,可以多增加一些户外活动;另外一方面,要加强人际互动,我们可以通过跟人的互动疏泄情绪、获得支持、打开心扉、增强自信。第三,假如我们在春季情绪波动过于严重,情绪低落持续时间超过两周,或者是情绪亢奋持续时间超过一周,正常生活受到影响,这个时候就要及时就医。”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任医师黄薛冰称:“孩子和AI交流的时候没有这样外在的评价,他会更加放松,更加能够吐露心里话,这是孩子们喜欢AI的原因。如果单一地只是和AI软件交流,或者是过度沉湎于AI软件也会造成坏处。因为青少年在发育过程中,在和人交流当中很重要的一个过程叫社会化,所谓社会化就是我们要和别人去交流,接受别人的评价、反馈,进而来调整我们的认知、行为,去符合社会规范。如果我们一味地和AI交流,就丧失了学习的机会,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不容易去把握社交的界限,逐渐会变得情感平淡、疏离,好像机器人一样。”
(来源:央视网)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相关文章:
外媒:湘企用科技创新助传统文化出海05-20
“5·19中国旅游日”南昌市再迎文旅盛宴05-15
金龙鱼:大健康产品毛利率一般会高于普通粮油,相信其能为公司带来销量增长及利润贡献05-14
中医智慧融入体重管理!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国肥胖日”多学科义诊开出“健康良方”05-11
人活多久,看晨起就知道?寿命短的人,早起一般有这5个特征05-11
为学生健康护航 铁岭县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举办主题教育讲座05-09
北京市大兴区启动职业健康促进直通车活动05-09
硕士、博士超千人,泰康HWP成为人才高地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