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新安” 诗意栖居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07:03:00
河南日报社报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 黄红立 通讯员 高月 郭建立
记者手记:
走进新安看文旅,这里以生态筑基、以农旅破题、以创新拓路,重构文旅资源,在“山水型农文旅融合”赛道上,蹚出了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子。
新安深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逻辑,将160公里沿黄生态廊道转化为绿色经济动脉,重塑黄河文旅新坐标。这种以生态修复重构空间价值的实践,践行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让母亲河从生态屏障升维为共富引擎。
在新安,5G辣椒套种与工厂化养鱼共生,黄土泊民宿与垂钓经济联动,形成了“一产接二连三”的融合典范,这种“农业基底+文旅赋能”的模式,不是简单叠加业态,而是通过产业链重构,让土地产出倍增、农民身份跃迁,激活了农旅融合的新动能。
在新安,“我在新安有个院”项目,打造乡村振兴新模式最有亮点,很多院落还没有建成,已经被“约租”。这种探索性的改革,创造“空心村复活、新村民进驻”的双向流动,打通了城乡要素流动梗阻,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带走”的解决方案。
新安文旅现象揭示:当37公里黄河水道化作160公里共富长廊,当千年古渡变身现代港航枢纽,新安正以“山河重整”的气魄,为黄河流域县域发展提供了“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转型样本。
有山则名,有水则灵。
天下黄河洛阳美,万山湖水新安蓝。
天地造化,黄河流域138个县之一的新安县,有黄河主河道37公里,水域面积168平方公里。
因黄河滋养而灵动,因山川守护而厚重,山水赋予了新安静谧与壮阔的自然禀赋、文化与和谐的人文魅力。
近年,新安县全力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聚焦河南省委“四高四争先”要求,围绕做强“天下黄河”文化IP核心目标,做强做活“黄河水上游”和“近郊农旅游”,游山叠加玩水,确立了打造“近郊型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区”“山水型农文旅融合发展样板”“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标杆”的发展目标。
既有历史的厚重,也有现代的灵动。
常来新安,自然心安。

一条河 蹚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果然名不虚传,独有的小浪底水库库区“新安万山湖”颇有西湖的精致、千岛湖的隐秘、洞庭湖的浩瀚、漓江的秀美。
4月8日,“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万山湖上,“落霞与孤鹜齐飞,‘春’水共长天一色”。
站在新安县仓头镇王村村鹰嘴山景区观光台上,来自郑州的宋先生心旷神怡。
宋先生退休后,重拾摄影爱好,过上了游山玩水的生活。
当日上午10时左右,他和妻子驾车沿“黄河古都”一号旅游公路,一路向西,直奔新安。
平时开车走高速,宋先生只嫌车速慢,但在一号旅游公路上,他不由自主地慢了下来:一路美景,时时刹车。
黄河干流在河南有711公里,流经8市24县;2021年洛阳总长246公里的黄河生态廊道通车,这条观光路在新安蜿蜒160公里。
160公里就有无限多的文旅发展机遇。
新安抢抓机遇,紧扣“天下黄河”文化IP核心目标,坚持“快进慢游深体验”理念,科学布局水上航线,实施了汽车影院、林间小屋、飞行营地、山顶露营、高端民宿等项目。
在此背景下,鹰嘴山由山变成了景。
临近景区的王村村“秋芬渔家”,是宋先生夫妇中午吃饭的地方。
“秋芬渔家”的负责人陈秋芬是新安县硬笔书法协会会员,曾在新安县城的书法学校教孩子们写字。
鹰嘴山景区红火后,她和丈夫回村改造自家闲置房屋,开起了农家饭店,“一鱼多吃”、地皮菜炒土鸡蛋、炖土鸡、槐花炒粉条等备受游客喜爱。
宋先生吃饭也不闲着,他粗略统计了一下,当日中午“秋芬渔家”宰杀黄河鲤鱼7条,炖土鸡6只,接待游客50多人。
黄河流域大保护、大治理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安县高水平编制的“沿黄生态带总体规划”,惠及沿线的5个镇、66个行政村、84个自然村。
路修通了、环境好了、游客来了、村民富了。
黄河生态廊道已成为绿色廊道、安全廊道、人文廊道、增收通道、幸福廊道。
黄河之滨,焕然一新。

一张图 铺展山水型农文旅新样板
唐: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今:豪放的黄河在新安化作万山湖的温柔。
千百年前,37公里的黄河新安段,沿岸渡口星罗棋布,“三里一小渡,五里一大渡”,狂口、西沃、塔地、峪里四大渡口商贾云集,峭壁上斑驳的纤夫石、锚链痕,记录着食盐、瓷器等物资通过黄河进出中原的繁忙,这种历史的温热至今仍保留在新安县的地名中,如仓头镇、盐仓村。
最传奇的狂口古渡,曾有“天下有两口,数罢汉口数狂口”之誉。
如今,古渡换新颜。
小浪底库区境内,国家给洛阳和济源规划建设了10个港航码头,8个在新安。
历史上的“黄金水道”因港航码头建设正蜕变为文旅融合的“水上游线”。
山水有情,历史眷顾,文化新安更厚重。
世界文化遗产汉函谷关、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都是世界级名片,5A级景区有龙潭大峡谷,4A级景区有3个,3A级景区有9个,这些成了新安“山水为骨、文化为魂”全域旅游格局的重要支撑。
顺势而为,借势而进;造势而起,乘势而上。
新安正在打造“山水型农文旅融合发展样板”。
2025年,新安拟投资35.36亿元,实施龙潭大峡谷景区索道等重点项目42个;整合运营青要山、黛眉山、荆紫仙山、龙潭峡“三山一峡”,加快旅游产品开发和业态升级,形成资源互通、优势互补的整体运营新模式。
《新安县集中连片推进乡村振兴规划》明确了“山水汉关、多彩新安”发展定位,规划提出了“一环一链三片区”乡村振兴格局,即产城融合之环、新安山水之链和千年樱红农旅融合片区、红动汉关城郊农文旅片区、万山黛眉黄河文化旅游带片区。
千年樱红农旅融合片区已被定为河南省“千年樱红”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创制型先导区。这样的先导区,河南省只有10个。
新安规划实施的片区更多。滨水环线鹰嘴山片区、畛水湾片区、始祖山片区、漏明崖片区等,一片一亮点,一片一乾坤。
新安万山湖畔,一封以山水为墨的“家书”,顺着黄河寄向充满希望的未来。
未来的新安“黄河水上游”,恐怕不火都不行!

一道谷 创新农旅融合新实践
4月5日,清明刚过,新安县南李村镇江村村磁河岸边暖阳阳的,麦苗拔节,柳枝飞舞。
南李村镇位于《新安集中连片推进乡村振兴规划》的“产城融合之环”,也是新安的“南大岭”,沟套沟、岭挨岭,铁门镇到磁涧镇的“铁磁公路”横贯南李村镇,磁河由西向东在南李村形成了一条14公里的磁河谷。
磁河在,南李村镇不缺水,磁河谷里的31个小坑塘小水库,便是这里的“宝水葫芦”。
农业特色乡镇如何在“多彩产城融合环线”中奋勇争先?
南李村镇党委书记姚凤娟给出的答案是:“131。”
姚凤娟口中的“131”,“1”是辣椒,“3”是特色林果、设施渔业、中药材,另外一个“1”是农旅融合。
南李村镇农旅融合资源禀赋是:5G辣椒+小麦套种,20000亩;特色林果,3000亩;中药材,5000亩;设施渔业更是洛阳市乃至全省自然循环农业的典范。
4月6日,周日。
磁河谷里的江村北岸,土窑洞和夯土房改造的黄土泊民宿里,几个年轻的女游客正在悠闲地喝咖啡;河谷的小水库边,坐满了等鱼儿上钩的城里人。
河谷南岸的山坡上,新农人高浩振正在工厂化淡水养殖温室大棚里忙碌,4栋工厂化淡水养殖温室大棚依地势而建,还有34座果蔬大棚颇为壮观。
28个直径8米的“大桶”前,养鱼人挥手把饲料一撒,鲈鱼便开始抢食;养鱼的肥水流出大棚,经过环保设备过滤、沉淀,流进了果蔬大棚。
养鱼、种菜,喝咖啡、钓鱼,生动的农旅融合画面在这里已经成为常态。
渔业新业态、农业生态化,南李村镇的“磁河渔谷乡村振兴示范区”农旅融合风生水起。
黄土泊民宿2022年3月开门营业,12套高端民宿外表土里土气,内部自然精致,这些曾经废弃的窑洞房和夯土房,用文化着墨、用创意装扮,变成了不落俗套的高品质酒店。
如今,民宿二期、农旅展示中心、婚礼礼堂正在建设。仅此一项,江村集体经济收入可增加10万元,周边群众年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游走田园、休闲观光、采摘钓鱼、研学体验、精品民宿,南李村镇的农旅“混搭”,引来人气、资本、项目,实现乡村增值,产生了“1+1>2”的经济效益,不仅带动区域产业发展,也蹚出了农旅融合的新实践。
农旅融合让磁河谷沸腾了。

一个院 打造乡村振兴新模式
4月7日中午,新安县磁涧镇“磁河畔—遇见·归宿民宿”区,65岁的王女士和老伴在院外的老皂角树下吃饭,树影斑驳,阳光正好。
王女士退休后,成为磁涧镇李子沟村的“新村民”。
她说:我能过上“城里有套房,村里有个院”的生活,源自“我在新安有个院”项目。
2021年以来,洛阳市开展以“清资产、清‘村霸’、清矛盾,建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强村民自治组织”为主要内容的“三清两建”乡村治理专项行动,一批“空心村”、破败老宅、荒废沟塘被收回村集体。
如何盘活闲置资源?“我在新安有个院”项目应运而生。
新安县委书记王智介绍:“我在新安有个院”,旨在统筹县域内具备乡村循环系统内核的闲置院落组团,以“闲置变收益、空心变活力、产业变经济”为核心,构建吃、住、玩、游、学、养、艺、匠的乡村共生系统,塑造“有院有田有情,共建共享共生”的复合型乡村理想社区。
“我在新安有个院”项目,可拎包入住、可改造提升、可量身定制,可长租、可短租、可日租。
磁涧镇党委书记张小伟说,磁涧镇收回的集体院落就有1000多座,目前近百座院落已“满血复活”。
新安东南部的磁河谷一天一个样,西北部有“石头部落”之称的北冶镇刘黄村也不甘寂寞。
北冶镇里石头多,青石疙瘩满山坡;石砌窑洞一排排,如今正建“安乐窝”。
4月7日晚8点,“黄河人家·林溪山房”施工现场皓月当空,焊花四溅,北冶镇纪委书记周祎琛这个时候还在督导施工。她说:只要工人在,我们就不能走!
偏僻的刘黄村发展高端民宿,有前景吗?
周祎琛说:将于年底通车的济源至新安的“济新高速”必将是撬动刘黄村大发展的支点。
“济新高速”在新安境内有33.7公里,刘黄村村域内建有服务区,依托开放式高速服务区区位优势,结合现有的玫瑰庄园、自助小院、休闲鱼塘、36套闲置青石窑洞民居等,集中连片打造特色民宿集群,前景无限。
当下,新安县已有各类品质民宿30余家,其中23家民宿入选“新安县A级旅游民宿”。
一个小院、两个人影、三餐四季、五谷六畜,满院诗意,盛满人间清欢。
“我在新安有个院”,乡村振兴新模式已经成型。
如今的新安,文旅、农旅相融共生,山水与文化交织,传统与现代融合,生态与农旅共赢,生态与文旅共生,湖光山色正在变成金山银山。
山河不老,新安再新!
相关文章:
勉县法院:送法进乡村 “典”亮美好生活04-15
3000余名跑者角逐乡村赛道 2025成都蒲江半程马拉松举行04-14
赏文物看大展 春日踏青文博游火热04-11
晶采观察丨10年后现代化大农业什么样?这份重要规划“剧透”04-11
庆城县卅铺镇:精准制定“一户一策” 为群众提供“定制式”帮扶服务04-11
山水“新安” 诗意栖居04-10
从“闲置房”到“新民宿”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