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靠“大路灯”预防不了“小眼镜”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7 18:21:00
与其在室内光线上动脑筋,不如让孩子多去户外活,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从小做起,才是预防近视发生发展的科学方法。

图源:新华社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陈长
近期,“落地护眼灯”受到家长群体的追捧,因其形状酷似街边的路灯,也被称作“大路灯”。记者走访发现,大路灯的价格从几百元到近万元不等,还有一些大路灯号称其“能护眼”“防近视”。
“大路灯”和普通台灯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在光源布局上有上下两个发光面。其个头更大,高度通常在两米左右;照明范围更广,光线可以覆盖书桌和周围地面;价格普遍在千元以上,远远高于普通台灯。在商家的宣传广告中,这类产品普遍称对孩子眼睛有好处、能防控近视,“光多照1米,分多涨10分”“开学逆袭985”……类似宣传广告,让人感觉很“高级”“科学”,为了孩子的视力,多花点钱似乎也值得。
看似“高大上”的“大路灯”真能保护眼睛,防控近视吗?根据《近视防治指南(2024年版)》,近视的影响因素包括遗传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后者涵盖近距离用眼、户外活动、读写习惯、采光照明等。此外,2024年实施的《读写作业台灯性能要求》里,虽对电气安全和光品质提出了标准要求和建议,但对“护眼”并没有明确的说法和具体标准。截至目前也尚无直接的临床证据证明“大路灯”对近视防控有显著效果,而且室内灯光只是近视防控工作中很小的一部分。不难看出,所谓的“大路灯”能预防近视,只是商家为了销售所营造的噱头罢了,根本就是个伪命题。
“大路灯”大行其道,也折射出当代家长面对孩子近视问题的现实焦虑。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近视率分别为35.6%、71.1%和80.5%,6~10岁低龄儿童近视率上升趋势显著,呈现出发病越来越早、度数越来越深、近视率居高不下等特点。为了避免孩子早早戴上眼镜,家长们想尽各种办法来预防。“大路灯”商家正是抓住了这种焦虑心理,将这种灯具包装成近视防控的“良药”。当家长被商家营销话术迷惑,将预防“小眼镜”的希望寄托在一盏灯上时,不仅多花了冤枉钱,更可能耽误对近视真正有效的防治。
更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大路灯”还涉嫌违规进行医疗效果宣传,称产品可以“改善视网膜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抑制眼轴过快增长从而控制近视”的效果。要知道,灯具并不属于医疗器械,这已经涉嫌违反了《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规。相关部门应建立联动机制加强综合监管,强化相关机构和人员的资质审查,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严厉打击不规范营销和违规经营行为,形成有效震慑。同时,加大健康科普力度,多层次、多角度宣传近视防控知识,让科普“跑赢”虚假宣传,让更多家长学会有效识别近视矫正服务,为孩子们的视力健康保驾护航。
真正的护眼不在灯下,而在阳光充足的户外。对于市场上琳琅满目的护眼灯产品,家长也应擦亮双眼,根据自身需求和预算理性选择,不必盲目跟风,避免陷入“花钱买心安”的陷阱。与其在室内光线上动脑筋,不如让孩子多去户外活动,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从小做起,才是预防近视发生发展的科学方法。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

相关文章:
仅靠“大路灯”预防不了“小眼镜”04-27
西宁市多点发力 筑牢“智慧森防网”04-27
预防轮状病毒感染,要不要接种疫苗?04-25
渌口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正式揭牌运行04-16
医心托举希望 守护童梦启航——记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杨志宏04-16
那些做了近视激光手术的人,后来怎么样了?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