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毕淑敏谈新书《昆仑约定》:书写昆仑往事 致敬戍边英雄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15:12:00
天津日报记者 仇宇浩
“这部小说,封存着我刻骨铭心的记忆,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小说。为曾经的岁月书写,是我的初衷和坚持的动力。”著名作家毕淑敏在古稀之年开始创作自己的第6部长篇小说,终于在73岁推出了致敬戍边英雄的新作《昆仑约定》。
毕淑敏不满17岁时入伍,在边疆地区当过11年兵,做过卫生员、助理军医、军医。在少女时代,她见识了祖国疆域的辽阔,也体验过“8个月吃不到青菜”的艰苦。近40年前,毕淑敏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写作,以书写军旅生活的中篇小说《昆仑殇》,一鸣惊人。如今,长篇小说《昆仑约定》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讲述了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代风雨中,一群年轻的戍边战士用生命丈量信仰高度,以热血铸就永恒约定,让理想主义之花在昆仑之巅盛放,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明、不畏艰苦、敢于牺牲、保家卫国的军人形象。
毕淑敏既是作家又是心理学家、医生,以温暖文风和济世情怀独步文坛,被“人民艺术家”王蒙赞为“文学界的白衣天使”,其作品犹如一剂良药,能治愈读者心灵的创伤。毕淑敏自56岁开启环球航海之旅,在66岁时足迹遍及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在此期间,她的作品多为游记。谁能想到,在古稀之年,她开始了长篇小说《昆仑约定》的创作。毕淑敏直言:“当年,我和战友们都只有十几岁,尚未盛开为花,就凝冻成松柏。在海拔近5000米的边防线上,我和战友们曾全力以赴保家卫国……不辜负这座山,是我对自己许下的心愿。”
毕淑敏笑称,年轻时,自己的身体里就居住着沧桑的灵魂,而古稀之年她却因新书创作,“重新潜入不满17岁的心灵,寻觅温暖与光明;肝胆欲碎地咀嚼半个多世纪前的历史,汇总记忆,熬煮文字;远去的故人,慢慢鲜活;那些字句,氤氲凛冽雪气,激励我向前。我已经尽力了,只求不完美中的较好。”毕淑敏直言,自己本想把这部书写昆仑往事的长篇小说当成人生大轴作品,“但是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我害怕再往后延,自己就写不完了。那些珍贵的、刻骨铭心的、必须述说的回忆,都在这部小说里了。”
书写过程中,毕淑敏曾三次进急诊、四次住院,甚至被告知“病重”。从医多年,她知道大动脉内的游走性血栓有多危险,“但是我真的不害怕,因为当时《昆仑约定》的第一稿已经完成了。这份高度投入情感和体力的工作,让我衰弱疲惫,但我深感欣慰。”小说《昆仑约定》的最后一句是:“这里的故事,只有云知道。”深藏半个多世纪的心愿,以险些耗尽生命能量的方式得以实现,毕淑敏期待与读者在这个曾经“只有云知道”的故事里相遇,并希望通过这个故事,让读者感悟人性的高度、人心的尺度、生命的广度、思想的深度。她说:“做精神田野的锄禾日当午者,是写作人的责任。”
来源:天津日报
相关文章:
七旬毕淑敏谈新书《昆仑约定》:书写昆仑往事 致敬戍边英雄04-04
东湖区民政局开展“携手同心 点亮星空 ”关爱自闭症儿童活动04-03
“陕西好人”焦美宁: 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爱阅读”的种子04-02
“共沐书香”阅读指导公益课堂,在《山海经》寻找“神兽朋友”04-01
与特朗普关系紧张?白宫记者晚宴取消“吐槽总统脱口秀”04-01
四川一80后副区长主动投案:10年网贷781万元,利息达上百万元,不堪重负心理防线被击溃03-31
APP崩了登热搜?番茄小说回应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