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种子见证中非友谊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2 09:50:00
长期以来,由于农业技术落后、机械化水平低以及水稻种植规模小,冈比亚的大米主要依赖进口。

2019年7月,冈比亚农场主穆萨·达博认识了到冈比亚开展农业技术合作的隆平高科国别经理黄智及其团队。
从水稻选种到种植,中国专家们手把手提供帮助,并引进插秧机、收割机等专业设备,将中国的高标准农田经验“复制”过来。

2024年,冈比亚水稻产量突破4.8万吨,创下历史新高。如今,达博农场的产量和田间管理水平仍在提升,还为周围的农民提供机械化服务、种子、化肥以及农产品加工支持。受达博鼓舞,其他农场主也逐渐开始引入来自中国的农业机械和水稻种植技术。

记者:司源、曾涛、代贺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相关文章:
“威海抬头是山,往前是海,跟中国台湾省很像”, 郭品超一席话道尽游子情怀!07-22
沙漠边缘何以变优质稻田07-20
德化县县长吴志朴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共商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07-19
港股收盘,三大指数持续走强,大型互联网企业持续攀升07-15
2025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启幕 聚焦六大领域 打造数字经济合作“上合样板”07-12
上海合作组织前秘书长:上合实践证明文明对话具有生机活力07-11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跌1.11%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