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警察哥哥”陈梁顺:一个月叩门58次,换来网瘾少年“逆袭”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1 08:57:00    

见面约谈100多个家庭,重点结对帮扶了25个孩子,还帮网瘾少年成功“逆袭”,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警察哥哥”,他就是上海市公安局虹口分局嘉兴路派出所责任区警务队队长陈梁顺。

今年五一劳动节前夕,陈梁顺获评“全国先进工作者”;4月30日,陈梁顺获评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颁发的“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此前他还作为基层民警代表受邀参加了央视春晚。30日,上游新闻(报料邮箱:cnshangyou@163.com)记者走近陈梁顺,听他讲述“警察哥哥”背后的故事。

陈梁顺在进行安全教育。上海警方

网瘾少年成功“逆袭”

陈梁顺的故事是从2020年的一个下雨天开始的。

当天,当陈梁顺冒雨赶到小桂家时,正在读初三的小桂已经绝食51个小时。小桂的父亲一边心疼孩子不吃饭,一边又忍不住向陈梁顺控诉小桂的过分举动。

小桂父亲告诉陈梁顺,春节时,小桂背着家人用压岁钱买了手机,并开始沉迷手游。开学后,小桂成绩一落千丈,劝诫不成的小桂父亲干脆断了网。而这一举动,让父子俩之间的矛盾彻底爆发。而此前,小桂已多次绝食抗议。

“只有让孩子打开门,才能化解矛盾。”陈梁顺告诉上游新闻记者,那天他拿着一张小木凳坐在小桂房门前,隔着门和小桂聊天,可并没有得到回应。于是,陈梁顺开始尝试用小桂喜欢的游戏吸引他。“我在门口说了一个多小时,直到说到他喜欢的游戏,他才有了回应,听说我还打过全国比赛时,小桂终于开了门。”陈梁顺说。

“叛逆期”的孩子并不容易“妥协”。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陈梁顺成了小桂家的常客,有时是一大早跑到小桂家盯着他去上学,有时是半夜去调停父子俩的矛盾。短短一个月内,陈梁顺就上门50多次。终于在第58次登门时,他促成了父子俩的一次交心谈话。“80后”陈梁顺也成了“00后”的知心大哥。

“你如果是只鹰,就给我把翅膀挥舞得用力点,不要只在地上爬。”在陈梁顺的激励下,戒掉网瘾的小桂在中考中成功逆袭,分数高出平时成绩150多分,成功考入上海市重点高中。后来小桂又顺利考上了心仪的大学,并选择了他感兴趣的网络工程专业。“现在也会联系,他遇到学业或者家庭关系问题时,还是会和我交流。”

陈梁顺在和帮扶少年沟通。上海警方

25名“问题少年”的成长笔记

在陈梁顺的办公室里有25本笔记,里面记录着25名“问题少年”的成长故事。从一件好人好事,到一次成绩进步,笔记本更像是25个孩子的“成长日记”。

小园就是其中之一。陈梁顺与小园的相识源自一起110警情,报警人是小园的妈妈王女士。

事发当晚,小园因妈妈的购书承诺一拖再拖而情绪爆发,将她关在门外。面对孩子这一举动,本来因工作压力大而情绪不佳的王女士突然情绪失控,不仅将房门砸出了洞,还想通过报警让警察来“吓一吓”孩子。

接警民警见此情况,立即联系了陈梁顺。王女士告诉陈梁顺,她是单亲妈妈,本来负有监护责任的小园爸爸一直以孩子读书近为由,长期将小园留在王女士身边,且也很少关注孩子的成长。而身处离异家庭,又正值叛逆期的小园又时常和王女士发生争吵,压抑已久的情绪终于因这次“买书”风波彻底爆发。

得知这一情况后,陈梁顺先是对王女士进行了劝慰,同时,针对小园的抚养问题,陈梁顺联系到小园的父亲,组织了一场“三所联动”调解会,通过律师告知陈先生必须承担的监护责任,并会同调解员一起制定了最利于小园生活和学业的监护方案,即由王女士负责照顾小园的生活,由陈先生承担孩子的部分抚养费用。

“在平息了家长间的矛盾后,我开始尝试化解小园心中的症结。”陈梁顺告诉上游新闻记者,为了打开小园的心结,他把第一次见面选在了书店,并买了《鲁迅家书》送给小园。“我们聊得开心,小园也愿意向我敞开心扉,后来我们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陈梁顺说。

在随后的日子里,小园有时会来派出所找陈梁顺聊天,陈梁顺也会上门“家访”了解小园的生活情况。其间,陈梁顺还带着小园去做过心理咨询,并帮他合理安排学习和游戏时间,小园甚至还和陈梁顺探讨过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购买新自行车。

在陈梁顺的帮助下,小园逐渐变得开朗自信,与妈妈的关系也有了很大改善。小园至今还记得,初三那年身着制服的陈梁顺正端坐在书桌前,为他埋头钻研物理题的场景。为感谢陈梁顺,小园还自己作词作曲,创作了歌曲《像星星那样》送给他。

随机翻开另一本笔记,里面记录着当时在读四年级的小徐的好人好事。小徐因为偷偷往同学保温杯里撒尿,导致孩子间的矛盾升级成两个家庭之间的纠纷。为避免矛盾扩大,陈梁顺经常在下班后一次又一次敲开两家人的房门,主动帮孩子辅导功课。他还提出让小徐要每周至少做一件好事的要求,并把小徐做的好事分享给老师和家长。从喜欢搞恶作剧到因助人为乐受到表扬,小徐的变化不仅改变了同学们对他的印象,也化解了两家人的矛盾。

小园创作的歌词里写道:“谢谢你给我勇气力量,让星星照耀未来,点燃希望。像星星那样,像星星那样,微弱的光汇聚前行的力量。”

“长这么大,第一次有人给我写歌。”陈梁顺笑着说,“守护他人的梦想,我认为这是件很伟大的事。”

小园和小徐的故事只是陈梁顺工作的缩影,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2020年以来,他见面约谈100多个家庭,重点结对帮扶25个孩子,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沟通帮扶的家庭更是不计其数,甚至还有家长特意从外地赶来求助。

陈梁顺的工作笔记。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 摄

“人生的关键几步路,我想帮帮他”

“帮扶一个孩子,就是挽救一个家庭。”陈梁顺回忆,和小黄第一次见面是在派出所留置室里,他和小黄的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2023年3月一天的凌晨,蹲守盗鞋团伙的民警带回一群小青年,还在上学的小黄就是其中之一。陈梁顺赶到时,小黄的外婆在所里着急得发抖。处置中陈梁顺了解到,小黄从小父母离异,是由外婆抚养长大,曾是重点中学好学生的小黄进入青春叛逆期后,因与社会闲散人员交往误入歧途,升入高三后成绩一落千丈。而这次事件中,小黄也并未达到被追究责任的程度。

为了将小黄拉回正轨,陈梁顺成了小黄家的常客。“一开始(小黄)就是装睡,我就和他外婆聊养育孩子的家常,其实小黄都听到了,我走后小黄拉着外婆说,以后会给她养老。”陈梁顺回忆,小黄18岁生日那天,他和同事拎着蛋糕上门为他庆生。待众人离开后,小黄和外婆说,他第一次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尊重与真诚。此后,陈梁顺和同事们分工合作,一边请心理咨询师引导小黄积极向上,一边请精通法律的同事为他分析此前行为的潜在危害,还请了师范专业的人员为小黄辅导功课,终于帮助小黄考上了心仪的大学。

“人生的关键几步路,我想帮帮他。”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为了帮助辖区内更多的“问题少年”回到正轨,虹口分局组建了“社区少年服务队”进行结对帮扶,并将上海公安创新推出的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三所联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引入青少年帮扶工作。2022年,9支名为“警察哥哥姐姐听你说”的社区少年服务队相继成立,吸纳了112名拥有心理咨询、法律、教育等专业背景的民警、辅警队员。截至目前,服务队已向300多个家庭传授沟通技巧,提供成长建议1500余条,收接到家长送来的锦旗、感谢信和感谢电话250余件次。

陈梁顺成了上海“护苗”队伍的领头人。

陈梁顺受邀现场观看央视春晚。上海警方

真正的拯救,是让被照亮的人成为新光源

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为推广上述做法,目前,上海市350多家地区派出所均建立了社区少年服务队,有1900余名民警参与其中,形成覆盖全市的关爱帮扶网络。而随着相关事例被媒体报道,更多的社会力量也加入了进来,社区少年服务队2.0版本应运而生。曾经的帮扶对象小桂也成为了志愿者之一,以“过来人”身份协助陈梁顺帮扶其他青少年。

2024年9月以来,陈梁顺先后获评“2024感动上海年度人物”、全国“最美基层民警”称号。今年春节,陈梁顺还受邀赴现场观看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收到邀请函时,平时大大咧咧的“孩子王”也害羞地红了脸。

五一劳动节前夕,捷报再次传来,陈梁顺获评“全国先进工作者”。对于这份荣誉,陈梁顺告诉上游新闻记者,与各行各业优秀劳动者代表站在一起,感到万分荣幸。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肯定,更是对千千万万扎根基层的公安战友们的礼赞。

“作为社区民警,我的工作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日复一日的坚守。在辖区的街巷里弄间,我调解过数百起家长里短的纠纷,陪伴独居老人一起过过元宵佳节,也曾在寒夜里赶赴网瘾少年家中与他畅聊3个多小时,只为叩开孩子的房门和心扉。这些都让我更懂得,警务工作的温度就藏在把群众小事当大事办的细节里。”陈梁顺说,“这份荣誉属于并肩作战的战友,属于深夜与我在路灯下同行的社区志愿者,更属于理解支持公安工作的每一位居民。头顶警徽,心系百姓。我将带着这份荣誉回到熟悉的街巷,用更饱满的热情守护万家灯火。”

陈梁顺在工作笔记扉页上写着:“真正的拯救,是让被照亮的人成为新的光源。”如今,他依然在“护苗”路上不停奔波,越来越多的“陈梁顺”也正在和他一起守护幼苗茁壮成长。

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

相关文章:

“警察哥哥”陈梁顺:一个月叩门58次,换来网瘾少年“逆袭”05-01

五一游玩带孩子挖沙?专家:警惕沙土皮炎(摩擦性苔藓样疹)!04-30

实名曝光!山东33人被终生禁驾04-30

新疆一男子非法持枪狩猎获刑04-28

“大嘴巴”引发“大官司”,全国首例上市公司董监高“忽悠式增持”赔偿案宣判04-27

下井救人的“00后”女辅警,破格晋升!04-25

60岁民警火场“飞檐走壁”救出两娃04-24

扩散周知!因应急演练,瓦屋山景区4月25日暂停开放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