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工业遗址变身网红打卡地,五一期间湖州南浔这个老厂房火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4 14:02:0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朱高祥 通讯员 宋豪亮

“没想到工业遗址也能这么有韵味!”五一期间,浙江湖州南浔菱湖镇浙丝二厂旧址,不少身着汉服的年轻人正举着团扇与斑驳的红砖墙合影。这座曾见证“湖丝甲天下”辉煌的老厂房,已化身为三代人的“丝路记忆馆”,这里陈列着的古老缫丝机和织锦图,成为游客触摸老菱湖历史的第一站。

受访者供图

菱湖镇因水而兴,因丝而盛。自唐代起,这里便是江南丝织业的重镇,明清时期更以“湖丝之冠”闻名天下。作为国内仅存的当代丝绸工业生产系统,浙丝二厂的前身可追溯至清末民初的丝行,游客穿梭期间,可以感受到当年丝绸贸易的盛况,将“一缕湖丝”的故事带回家。

厂区即景区,遗址是地标,工业线成风景线……在浙丝二厂,可以看到厂区内花木扶疏,在岁月的变迁中,传统与创新、自然与工业相碰撞,“工业旅游”的发展让粗犷坚硬的工厂变得温柔细腻。“可以搭配研学、国潮、科技、文创这些新元素,使之成为青少年的探索之旅、老员工的怀旧之旅、好奇者的揭秘之旅、爱好者的深度体验之旅,形成工业旅游全产业链。”对未来浙丝二厂的发展前景,老丝厂人孙锦华说。

受访者供图

作为“中国淡水渔都”,菱湖的鱼宴早已超越美食范畴,成为文化IP。“五一”期间,菱汇大酒店推出“百鱼”主题宴,以汪丁鱼羹、烂糊鳝丝、清蒸白鱼、红烧划水等传统名菜串联起春秋战国范蠡养鱼、唐宋“水市”繁华等历史片段。厨师现场演示“鱼圆手作”,游客可参与制作,感受“水乡人家”的家宴传承。

距离古镇10公里的朱家坝古村落,宋代朱熹后裔聚居的“夹河为市”格局保存完好,村中举办了“水乡诗会”引来游客围观。射中村宝溪沿岸的“淞鹿咖啡”“浮生一盏小酒馆”等新业态,则将现代艺术融入白墙黛瓦,吸引年轻人打卡。永福村福芯农场垂钓中心的游客不仅能垂钓鳜鱼、鲈鱼,还可参与鱼苗投放、生态捕捞,学习“以鱼养水以水护鱼”的可持续理念。

受访者供图

“古镇振兴不能仅靠‘修旧如旧’,更要找到历史与当代的共鸣点。”菱湖镇文旅条线负责人介绍,以“微改造精提升”为原则,菱湖在避免大拆大建的基础上,通过文化IP打造、生态价值转化、社群参与激活,可以让“乍见欢喜”成为“久看不厌”,实现“吸睛”又“吸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宣恩文旅局长回应游客住进自己家:多个市民敞开家门,我只是其中一个05-04

工业遗址变身网红打卡地,五一期间湖州南浔这个老厂房火了05-04

安全感拉满!武警官兵坚守一线,守护假期“安心游”05-04

“五一”假期第二天 | 优惠+服务+科技,激活山东文旅夜间消费新动能!05-04

限流、停止售票!河南多景区发布公告05-03

纵览湖北文旅“世界名片”:这里跃动着旅游产业国际化转型的脉搏05-03

新疆是个好地方丨“五一”假期新疆旅游热度高05-03

新疆和田:古城新韵庆佳节 烟花璀璨映人潮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