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站日记②丨亏了800万的“小镇姑娘”:3年助力古镇消费额涨了2倍多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8 15:53:00
川观新闻记者 庞琪 行晓艺 自贡观察 罗伟
“现在盈利有多少?”
“现在吗?全亏。”
“亏了多少?”
“不到千万吧。”
“睡得着吗?”
“只能继续往前冲,没什么退路可言。”
在自贡市富顺县赵化古镇,面对记者的追问,受访人陈欢喜(花名,本名陈放)淡然且坚定。
赵化古镇,这个被质疑 “盘活艰难”的 4A级景区,3年时间实现了260%的消费增长。这是陈欢喜带着一群年轻人,用热爱“豪赌”未来的故事。

栏目介绍:

“养成系”男友、“养成系”游戏,有没有听过“养成系”站长?今年4月,我带着一个大行李箱搬家到了自贡,担任四川日报社自贡记者站站长,并拍摄vlog,带大家换个角度看自贡。
这一期,我们关注到了赵化古镇以及背后的运营团队。
开局:因一句话下定决心到古镇
赵化古镇是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刘光第的故乡,已有千年历史。古镇虽位于自贡、宜宾、泸州、内江四市交界处,但光看自贡,市区驱车到古镇最快需要1小时9分钟,下了距离古镇最近的高速路口,都还要半小时车程。
“最开始是不想接的。古镇没特别突出的特点,交通不便是硬伤,盘活起来周期长、风险大。”陈欢喜聊起故事的开始。

赵化古镇的运营团队
陈欢喜是四川孟伶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的主理人,此前在成都运营商业地产项目,2022年回到自贡创业。同年,赵化古镇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出于盘活古镇的急切,赵化镇党委书记易树君通过赵化商会联系到她,想“挖”陈欢喜来古镇。
在被陈欢喜婉拒后,易树君不死心,那段时间只要知道陈欢喜回自贡就去找她。“骚扰”了大半年,陈欢喜有些动摇。
为什么非得是陈欢喜?
“她和我们的理念很契合。”这是易树君给出的答案。他坦言,在遇到陈欢喜之前,也和很多其他企业聊过,但是大部分企业都提出要大额投资,并把古镇居民迁出进行大改造。陈欢喜不同,她说希望在现有古镇的基础上进行盘活,保留现有业态植入新元素,不大拆大建。
“当时听到她的想法,就觉得非她不可。”
“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我彻底改变想法,是因为一句话。”陈欢喜回忆道,当时,易树君等人带她去陕西的袁家村考察。袁家村只有不到300人,“硬件”条件也很差,当时的村党支部书记郭裕禄带领村民,用十年时间将穷村变成 “10亿村”,陈欢喜被震撼了。“考察时遇到了郭裕禄,他跟我说,小女娃,希望你以后老了,回忆起来也有一件让你骄傲一辈子的事情。”

赵化古镇航拍图
因为这句话,“赌局”就此开局。2022年11月,陈欢喜和赵化镇签订了30年的独家运营协议,负责赵化古镇的文旅策划及运营。
布阵:用“乡愁记忆”吸引更多游客
改造,从一碗汤圆、一个杂货铺开始。
“在我看来,被教育的文旅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的人压力那么大,只需要古镇好玩、好吃、有趣。”陈欢喜有很清晰的规划,古镇目标是辐射川南客体,一个半小时车程的短期自驾游。“所以只需要把周末、小长假的活动安排满。”

走在古镇上,这里已经有赵化回忆杂货铺、禅茶书院、梨园等10余个新业态。“我们的思路是将在地文化发挥到极致,从韦婆婆汤圆铺到手工作坊,‘复刻’赵化古镇很多年前的形态,发挥‘乡愁记忆’。”陈欢喜说,去年国庆,上海来的李女士在汤圆铺坐了整整半天,临走时她在古镇留言:“谢谢你们,让我想起小时候外婆家的天井,你们留住的不仅是老房子,更是这代人失落的乡愁。”

真正的爆点是 “千人坝坝宴”。团队用“美食+文化+沉浸体验”,把坝坝宴这一传统饮食民俗活动办出新意。
今年“五一”,陈欢喜带领团队和镇政府协作,打造了宋代点茶体验、篝火联欢、打花求旺等民俗活动,还有108位NPC带领游客“穿越”千年,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宋朝文化与川南乡土风情。节日期间,赵化古镇旅游人数近5万人次,带动消费金额近600万元,同比增长34.06%。
突围:“一条船上的人”越来越多
过程中,不被理解是常态。
“刚开始搞坝坝宴的时候,村民觉得我们在‘圈钱’。因为不了解地方习俗,有一次村民来连夜让我们拆掉装饰,觉得我们在搞不吉利的事。”
“我提出这个事,所有人都反对,他们觉得,全国那么多古镇真正盈利的太少了。”
“你们这种‘私人小摊摊’能撑多久?”
反对的声音越多,陈欢喜越想试试。她顶住压力在自贡市内组建团队。
颜玉茹是团队成员之一,出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她毅然决定加入陈欢喜。“我觉得我的想法、热爱在这里能得到实现,有一群懂我的人。”颜玉茹说。

赵化古镇千人坝坝宴
志同道合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现在团队已有近30人,平均年龄26岁。
在做业态、办活动的同时,团队在2023年开设“赵化古镇”抖音号,现在“赵化古镇”这一关键词仅在抖音平台搜索量就突破1.2亿次。在“赵化有礼”直播间,赵化土碱面、青山岭竹笋等特色农产品走出富顺,每个月收入有10余万元。
看着他们给古镇带来的变化,村民们的态度也悄然发生改变——村民现在会主动问什么时候再办坝坝宴,会经常邀请团队的人去家里吃饭;团队的人口渴了去店铺买水,有时候村民都不收钱……
“我们是一条船上的人。”易树君用这句话来比喻镇上和运营团队的关系,双方的目标很一致,就是盘活古镇,实现市场化运营。
为了服务好运营团队,镇政府尽可能简化审批流程,让团队大胆创新放手去干,尽可能支持年轻人的想法落地。同时,还成立古镇旅游开发工作专班服务团队。“每次坝坝宴,双方都要‘头脑风暴’,100多个年轻人忙前忙后,做好活动现场的维护、引导等工作。”易树君说。
“就算最后没有成功,但镇党委、镇政府对我的支持非常大,我也要对大家有交代。至少比我来之前,赵化古镇有一些进步。”陈欢喜说,“对我个人来说,我也没有遗憾。”
未来:最需要入驻商家的信心
“亏损,一个是人工成本,一个是现在基本都是我们出资和镇上一起打造业态,搞坝坝宴等。”陈欢喜介绍,为了吸引年轻人,她从薪资待遇、包吃住、培训等方面想了很多办法,甚至会给出高于同行业20%的薪资。
团队虽然尚未盈利,三年累计亏损超800万元,但一组数据却格外亮眼:2022年,赵化古镇的旅游人数仅34.48万人,带动消费金额500余万元,2023年,旅游人数一下涨了10万,消费金额“飙升”到1300余万元,同比增长160.41%;2024年,旅游人数超65万人,带动消费金额1800万元。

赵化古镇千人坝坝宴
被问及现在最需要什么,陈欢喜坦言,最需要入驻商家的信心。
“我们自己投资做业态、做活动,想让大家了解古镇的调性是什么样的。”陈欢喜说,想蹭热度制造噱头并不难,但提前透支流量会伤客,客人来了体验感没有想象中那么好的话,不会再给第二次机会。所以团队一直在沉淀,等想要的业态全部落地,再向市场释放自己。
今年年底,赵化古镇预计举办招商发布会,在几个主要业态建成后正式面向社会招商。运营团队也计划让更多人看到,他们3年来干了些什么。
“最开始你问我之前做的商业项目有没有值得拿出来说的,我一想还真没有。但是现在在做的这件事,我觉得是值得说的事。我在做我喜欢的传统文化的东西。”陈欢喜说,她“赌”危房老巷里能“长”出未来,“赌”农耕文明与数字经济能碰撞新生。
去年,镇上申请到1000万的古镇文旅融合项目,用于包括古镇内豆花工坊、桑春工坊等业态的建设。江泸宜高速(四川境)正在推进中,预计建成后,从赵化镇鸭池村的高速出口到古镇只需要10分钟。
监制:胡敏
编导:庞琪 行晓艺
视频:罗伟
相关文章:
驻站日记②丨亏了800万的“小镇姑娘”:3年助力古镇消费额涨了2倍多05-18
和胜股份收盘上涨1.13%,滚动市盈率59.62倍,总市值44.97亿元05-16
对语文“人文性”的再认识05-14
海东:四大举措稳岗就业惠民生05-13
世界为什么对中美这次会谈“齐刷好评”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