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幸福生活@你丨“老房子”变“好房子” 幸福指数原地升温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06:30:00    

吃过晚饭后,家住重庆市沙坪坝区磁器口街道文教村小区的黄阿姨总爱去楼下散散步。春风徐来,目之所及处绿树成荫,老邻居们在树下下棋闲聊,小朋友们则忙着嬉戏打闹。

“老小区改造后,许多老邻居都搬回来了,前几天家里亲戚来玩,还说我住的‘花园洋房’呢。”说起小区的变化,黄阿姨眼里是止不住的笑意。

老旧小区改造,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城市发展。今年,“好房子”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承载着群众对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的美好期待,老旧小区改造是城市更新的一个重点,也是一项民生工程。

市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重庆计划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227个、3011万平方米,切实解决群众关切的外墙安全、居住环境、消防安全、充电设施、加装电梯等问题,将“老房子”变为老百姓满意的“好房子”。

古镇中的向往生活


作为老重庆的缩影,磁器口古镇以“一条石板路,千年磁器口”闻名。每逢节假日,这里便游人如织,满满烟火气。

距离磁器口直线距离50米处,便是文教村,上世纪90年代修建的老旧小区之一。

虽然地理位置卓越,但在文教村居民的心里,这里一度并不“美好”。

2020年初的文教村,楼房墙面塌落、泛黄,屋檐布满灰尘和杂草,空调外机乱挂,道路残留多处青苔,空中各类线缆缠成“蜘蛛网”……时间久了,这些问题变成了文教村居民的“心病”。

于是2020年下半年,文教村被列入了老旧小区改造范围。

在改造过程中,沙坪坝区住建委充分听取居民意见,与小区居民反复沟通,共同谋划改造方案,最终确定了文教村改造的定制“菜单”。

如今,改造完工的文教村房屋外立面整体换新,风格与磁器口改造后建筑风格相近。社区背后的路面进行了填平、整修处理;取消了不合理的绿化,增加了社区空间感,视野更开阔;新增阅读休闲、文化宣讲、健身、娱乐等区域,大大增加了居民们的公共区域。

“这里本来位置就好,人多热闹,去哪儿都方便,也承载着我们的情感和记忆。”在文教村,老旧小区改造正让居民幸福感原地升级,“现在改造后就像住进了新房子,停车位有了,路面又宽又整洁,住起来很舒适,连搬出去的好多老邻居都搬回来了。”

文教村的变化是沙坪坝区环磁器口片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一个缩影。

作为重庆市重要历史文化保护街区,沙坪坝区磁器口集老旧小区、老旧街区和传统商业区于一体,属于典型的商住融合片区。改造前存在老旧小区密集、配套功能短缺、安全隐患突出等诸多问题,居民群众反映强烈,游客也纷纷吐槽。为解决上述问题,沙坪坝区以问题为导向,以设计为引领,启动了环磁器口片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巴渝风貌建筑打造。 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供图

“我们按照巴渝民宿风貌,对屋顶进行平改坡,改造房屋立面 6 万余平方米,规范空调机位564个,整治空中管线 3.5 千米。全面改造 100 余栋老旧房屋可燃雨棚,实现可燃雨棚全面清零,消除雨棚火灾安全隐患,提升楼栋外立面风貌品质。”沙坪坝区住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项目已全面建成投用,既提升了城市面貌,又满足了居民对“好房子”的需要。

让“一老一小”居住体验更舒适

老房子改造成“好房子”,不仅要注重物理空间的改造升级,还要关注“一老一小”,强服务、优配套。

渝中区两路口街道的红星亭坡小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小区依山而建,地势高差30多米、台阶分布众多,最长阶梯有50多级,却没有电梯和无障碍通道,对于老人和残疾人来说,出行十分不便。

怎么办?那就来给老小区做做改造“手术”。

2023年,该小区改造“手术”正式启动,不仅安装了5部无障碍电梯,还修建了无障碍坡道7处、无障碍折叠型通道1处,在梯坎狭窄、坡度高、无法修建无障碍坡道的地方设置3台爬楼机,让居民“按键直达家门”。

以前宅在家里的居民纷纷走出家门,小区变得热闹起来。

中山二路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项目二期红星亭坡EPC项目。 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供图

“以前怕麻烦家里人,就只能在家里看看电视,从不主动提出出门,但现在方便了,我自己也能出门了。”红星亭坡小区居民刘大爷上了年纪后,去哪都需要坐轮椅,但随着小区的改造,他最近也爱上了出门。

近年来,重庆明确将养老、托幼等“一老一小”设施改造作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重要内容予以实施。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全市拟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超过1000个,将加大对“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关注力度,为群众创造更加安全宜居的生活环境,力争改出更多高品质多元化创业新场景、消费新场景、生活新场景,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新样板。

让改造改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老旧小区改造改什么、怎么改?作为需求方、受益者的老百姓,最有发言权。

重庆市永川区北山片区历史悠久,涉及老旧小区 29 个,60岁以上老人占比超过 40%。北山片区既有永川首个安居工程小区,也有永川建校最早的北山中学、上游小学,还有延续数百年的骑龙街、殷家巷和城墙旧址,是永川市民的共同记忆。但随着时间推移,北山片区房屋建筑老旧、消防设施不全、电线老化杂乱、公共活动空间缺乏等问题日益突出。

永川区北山片区整体鸟瞰图。 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供图

在永川区北山片区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搭建沟通议事平台,协调经济信息、城市管理和管线等单位参与改造,通过线上线下发放调查问卷、开展居民意见征求活动,组织召开20余场院坝会,引导相关单位和居民全过程参与片区改造,进一步完善改造内容,让老旧小区改造更加符合居民的期待,将“民声”变为“民生”。

“在项目改造之初,政府就邀请我们参与,充分尊重了我们的想法和建议。”李先生在北山片区出生、长大,这次改造他也提出了不少建议,部分建议得以被采纳实施。

根据共同商议,明确北山片区消防设施缺失、市政管网老化、建筑屋顶漏水和外墙脱落等基础类内容“必须改”,无障碍设施、停车设施等功能完善类内容“优先改”,加装电梯、文化设施等改善提升类内容“选择改”,切实让居民“心愿清单”变成“幸福清单”。

从“走新”到“走心”,一个个老旧小区的嬗变,折射出重庆这座城市的发展理念。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启动改造老旧小区9414个、2.09亿平方米,惠及居民218万户。今年,重庆计划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227个、3011万平方米,切实解决群众关切的外墙安全、居住环境、消防安全、充电设施、加装电梯等问题,着力补齐社区功能短板。

在重庆,小区或许会渐渐老去,但城市会永远向着年轻前行。

第1眼TV-华龙网 唐雨/文

相关文章:

实施“一网多员+多员联治”工作模式,天宝滩社区这招真巧妙04-13

柴达木路与市政小区交叉口东口设置联动式掉头04-13

【寿光】寿光市见义勇为积极分子候选人事迹公示04-11

幸福生活@你丨“老房子”变“好房子” 幸福指数原地升温04-10

中国女足5比1大胜泰国女足 卫冕永川国际女足锦标赛冠军04-09

楼下弹钢琴,楼上放音乐,牵动三家邻居的噪音纠纷和解了04-09

15亿元!三峡人寿第二轮增资方案出炉,但增资方有变动,有何考虑?公司回应⋯⋯04-07

15岁男生在家做实验引发爆炸烧伤送医,街道办:不清楚他当时在做什么实验,警方已介入调查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