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有纠纷?别发愁!江门恩平市综治中心为你解忧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8:30:00    

“我们老百姓遇到事,费钱又费时……这次我以为得跑上几趟呢,没想到当天就完事了!”江门恩平恩城街道居民梁伯紧皱的眉头终于在走出恩平市综治中心大门时舒展开了。

这是江门恩平市综治中心高效化解矛盾纠纷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恩平市全面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以下简称“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

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服务枢纽”,恩平市综治中心以功能齐备的阵地建设为依托,以专业化的队伍力量为支撑,以高效能的矛盾化解为抓手,探索出一条“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服务”的基层治理新路径,筑牢基层治理底座。

功能集成强根基

打造社会治理“全科医院”

综治中心的建设,要建在群众身边,更要办在法理之间。

走进恩平市综治中心,宽敞明亮的群众接待大厅映入眼帘,大厅内暖黄色的灯光既照亮了整个中心,也温暖了来访群众的内心。

在群众接待大厅,来自恩平市人民检察院的郑健添正在耐心听取来访群众的诉求,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开展先行调解,并认真做好记录。“在这里,还有许多像我一样来自不同部门的进驻人员。”郑健添说道。

恩平市社会治安综治中心群众接待大厅

据介绍,恩平市综治中心创新推出“7+N”部门进驻模式(“7”是指市委政法委、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人社局、信访局常驻中心办公,“N”是由当期矛盾纠纷多发部门轮驻),通过充分整合部门资源,市综治中心实现矛盾联动化解,让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成为常态。

对于矛盾纠纷化解模式的变化,当地群众深有感触。“以前遇上矛盾纠纷,我们不知道找哪个部门,经常要跑好几个地方。现在好了,有了综治中心,我们只需要来这儿,问题很快就能得到解决。”一名来访群众说道。

群众事,无小事。今年1月以来,恩平市综治中心选取基础较好的恩平市信访超市作为场地开展建设,从老百姓角度出发,在“实”上下功夫,并全面投入实体化运行。

相较于以往,市综治中心在保留原有的群众接待大厅、矛盾纠纷调处室、部门进驻工作室、监控研判室等功能空间的基础上,增加了巡回法庭调解中心、24小时自助服务区等特色功能室,构建起“一厅多室、多元联动”的服务矩阵,真正实现“进一家门,解百家难”。

除了“硬”实力,恩平市综治中心的“软”实力同样出众。

中心创新建立“1+6”机制模式,以1个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方案、6项工作机制(数据共享、矛盾纠纷受办、研判预警、协调调度、提醒督办问责、部门进驻)为工作牵引,全面整合基层治理工作资源,厘清中心工作职责,夯实中心建设基础,充分保障中心规范化运行。

综治中心进驻部门开展矛盾风险研判

“我们通过机制把资源整合在一起,对群众上门反映的矛盾纠纷,安排入驻单位及专业调解组织先行调解,推动矛盾纠纷化早化小。”综治中心副主任章耀岭说,调解不成的问题,还可以规范、依法、高效地导入仲裁、行政复议、行政裁决、信访、诉讼等解决渠道,确保群众的每一项诉求有人办、依法办。

多元解纷提质效

构建案结事了“快速通道”

如何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快速化解矛盾纠纷?吴先生在恩平市综治中心的经历让他感受到了“一站式”的便捷和高效。

1月27日,除夕的前一天,恩平市综治中心内聚集了不少的人,宽敞的大厅瞬间被挤满。在登记受理时,吴先生和工友们挤在前台,纷纷向工作人员诉苦。

“从项目开工到现在都5个月了,我们是一分钱都没拿到。”

“眼看着就到春节了,每人就给600元路费,你们说这叫什么事?”

“拿不到钱我是真的不敢回家,你们得帮帮我们。”

……

经了解,吴先生和数名工友所在工程因资金问题拖欠工人工资超1000万元,涉及592名工人。

因临近春节、情况复杂,市综治中心经风险研判后立即启动联调机制,由市委政法委牵头公安、人社、住建、信访等部门组成专项小组开展联合办理,律师、调解员、心理咨询师也同步介入。市综治中心充分发挥各类专业力量,最大限度将矛盾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

“以前处理跨部门矛盾纠纷就像打乒乓球,现在变成了联合会诊。如今就算遇到再难的问题,我们都有十足的信心在最短的时间内妥善解决。”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梁焕深对此深有感触。

经过反复商议,项目方当天就拿出了工资发放的可行性方案。1月28日16时10分左右,随着手机短信的声音响起,首笔870万元工人工资款到账。当天,592名工人工资全部发放到账。而这距离吴先生和工友们来到综治中心反映问题过去了不到24小时!

“要不是你们这么给力,我们都没办法在年前拿到工资回家过年,这面锦旗代表了我们592名同事无以言表的感激之情。”

春节后复工当天,吴先生刚从老家回到恩平,顾不上回工厂报到,他就带着一面锦旗就来到了市综治中心——“为民讨薪施援手 排忧解难暖人心”,锦旗上的14个烫金的大字熠熠生辉。

群众为综治中心送来锦旗

回顾年前发生的这件事,市综治中心副主任张文超指着那张已发放工资的明细表格,由衷地说道:“这张表格里的每一个数字都是有温度的,这每一笔钱都浸透着工人们的汗水,承载着孩子的学费、老人的药费和全家的年夜饭,是一个又一个家庭的期盼。而我们就是要确保这样的期盼永不落空!”

专业团队筑支撑

锻造矛盾化解“行家里手”

想要咨询法律问题,不了解去哪里;打算调解纷争,找不到合适的调解员……群众面临的这些问题,在恩平已经成为历史。

“只要轻轻一点,群众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诉求‘点单’,与专业人才进行即时通话完成在线接访,实现‘一呼即应’。”市综治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着服务大厅的一块智能大屏幕机器。

今年以来,市综治中心依托恩平市群众信访诉求综合服务管理系统,全力打造群众矛盾纠纷化解人才库,共吸纳各行各业1113名专业人才,大力推动“外送服务”。自人才库启动以来,恩平市共开展服务2.3万余人次,让矛盾调解实现“零距离”化解。

没有法律撑腰,调解就像是空中楼阁。

在市综治中心内的律师服务室,唐律师刚结束一场长达两小时法律咨询。他充分利用自身法律专业知识,为两名业主和某物业公司的矛盾纠纷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法律意见,让双方化干戈为玉帛。

“我每周都会在这里办公。群众有需要也可以通过手机联系我,我会24小时在线。”唐律师说道。

据介绍,市综治中心的律师团队采用“常驻+约访服务”的形式进驻办公,常态化为来访群众解答疑惑、提供咨询意见,凡涉法涉诉类信访事项,进驻律师都会全程参与,及时提供法律服务。今年以来,市综治中心律师累计接访群众53人次,提供法律服务43次。

综治中心进驻律师为来访群众提供服务

心理干预的柔性力量同样不可或缺。市综治中心设立阳光工作室,邀请心理咨询师、社工和志愿者等柔性社会力量入驻,为群众提供私密空间,方便疏导心理,缓冲情绪。

在心理咨询记录本内,记录着这样的一些案例:因维权扬言采取过激行为的冯某,经过多次心理疏导逐渐打开心结;受家庭暴力伤害妇女杨某在沙盘治疗中重建自信;通过面对面关怀对话,正确引导厌学的小阳回归正常校园生活……

在基层社会治理中,面对多方主体,如何更好地“同台搭戏”?面对多类资源,如何更好地“集聚赋能”?

恩平市综治中心探索党建引领下党员参与社区治理的有效路径,成立“哨声响、先锋应、党员进”的平安先锋功能型党支部,始终冲锋在为民服务的第一线,成为基层治理的一抹亮丽色彩。

从功能分散到资源整合,从单打独斗到多元共治,从被动应对到主动服务,恩平市综治中心以实体化运行打通了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下一步,恩平市将持续抓好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不断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规范化水平,以更高水平的法治恩平、平安恩平建设成果,为人民群众托起“稳稳的幸福”!

来源: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

浙江多地党政领导清明假期暗访街道办,首站直抵值班室04-05

思想纵横|夏雪 洪向华: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04-04

扎赉诺尔区全面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04-03

阳信县流坡坞镇:激活“文化书院+”流量密码 打造“坡”惠民文化阵地04-03

市工业产品检验与计量检定中心赴山东胜工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考察学习04-03

商城县丰集镇:以“平安底色”提升群众“幸福成色”04-03

“多格合一”聚合力,金山枫泾解锁基层治理新密码04-02

专业、便捷、高效!九亭镇老年人体检服务全面升级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