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释放会展经济乘数效应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14:57:00
□ 胡立彪
近期举办的两场会展吸引了全球目光——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和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第一期)(以下简称“广交会”)。本届消博会吸引了来自71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余家企业,参展品牌数量超过4100个;本届广交会有来自21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5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较去年同期增长超20%。两大展会参展品牌和企业数量创历史新高,显示我国会展经济快速发展的态势,也折射出我国市场的吸引力和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
会展经济是指因会展活动的存在和会展产品的交易以及为促进会展业发展和会展产品交易而引发的经济活动。会展业被视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瞭望窗”,已成为衡量一个区域、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开放程度、发展活力的重要指标。
会展最基本的功能是展示商品和传播信息。会展可以为企业提供展示和推介其产品的平台,从而扩大市场影响力;还能为国内与国外、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消费者及各种社会团体之间提供沟通与交流的机会,进而促进各种新知识、新观念的传播,直接推动商业贸易发展。会展更重要的价值体现于其外延功能。高质量的展会不只充当展示平台,更是链接时空的“聚合器”,把行业的上下游、横纵面联系起来,可带动零售、物流、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等各行业产业共同发展,不仅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还能推动产业、人才、技术、金融等领域的资源要素集聚,拉动区域、城市经济增长。
会展业拉动经济发展可产生乘数效应。据测算,国际上,会展业的产业带动系数大约为1∶9,即会展本身每投入1元,就会带动约9元的经济效益。正是看到这一点,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会展经济发展,会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类型日益丰富,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会展经济作为充满活力的朝阳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目前,我国是全球会展第一大国,展览场次与展览面积均居世界之首。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境内共举办经贸类展会3844场,展览总面积1.55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0.1%。我国会展经济呈现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
我国会展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伴生着一些成长性问题。品质化发展不足是会展业面临的最显著问题。全国会展数量、规模均在不断扩大,但不少会展质量水平不高、题材雷同,专业化程度参差不齐。另外,管理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场馆利用率整体偏低、龙头企业竞争力不强、产业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也普遍存在。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会展经济转型发展。
解决现实问题,补齐发展短板,加快释放会展经济乘数效应,要立足市场需求,推动“以展促产,以会兴链”。要紧扣地方重点产业链、供应链谋划发展,聚焦当地优势产业,培育有市场影响力的专业展,吸引上下游企业、研发机构、投资机构共同参与。通过聚集效应,将相关企业汇集在一起,精准匹配供需,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特定产业主体在产品、服务、信息及技术服务等方面进行精准对接和交流洽谈,并达成合作意向,实现“展品变商品”“参展商变投资商”,由此带动相关产业联动发展。
与此同时,推动会展经济提质升级,要多角度、深层次强化会展与地方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等相关产业的协同效应,推动会展业与数字经济、高端装备、现代农业、旅游和文创等产业融合,打造新型会展场景,培育会展新业态,催生新消费热点,产生连锁经济效应。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简化行政审批,加强监管创新,为会展活动、人员流动、物资流通等提供更多便利。加快培育品牌会展,坚持精品战略,结合当地特点,按照错位、协同发展的原则,培养具有全球影响力和地方特色的专业会展品牌。
【观象台】
相关文章:
加速释放会展经济乘数效应04-23
山西出台新规促煤矿智能化常态化运行04-23
新华鲜报|净流入、净增持!一季度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亮点多04-23
外贸企业迎来“及时雨” 政府搭台+电商推动助力外贸拓内销04-22
“引客入遂·夜经济探营”系列报道①|丝线未断 灯火已燃——荣兴街工业记忆的21世纪变形记04-22
张文杰:“关税不会让中国制造被替代,从印度、越南回流的订单说明了一切”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