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弹钢琴,楼上放音乐,牵动三家邻居的噪音纠纷和解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3:15:00
楼下住户的两个孩子每天练2小时钢琴,楼上住户反感琴声便播放音乐“反击”,两家斗气让隔壁的邻居无辜“躺枪”,不堪其扰。为了化解居民矛盾,社区工作人员联系西城区人民法院求助。记者8日从西城法院获悉,经过法院与派出所、司法所、社区工作人员一同调解,涉事居民达成文明公约,这起牵涉三家的噪音纠纷终于顺利化解。
这场纠纷还要追溯到去年8月底。陶然亭街道某小区710室搬来了新住户,家中有两个小琴童,每天都会练习2小时钢琴。住在楼上810的居民喜欢安静,楼下的琴音每天雷打不动传来,让他们原本宁静的生活不复存在。810住户多次与楼下邻居沟通,可一边要安宁环境,一边觉得琴声在所难免,两家闹得不欢而散。810住户最终决定“以牙还牙”,不管楼下是否在练琴,都会不定时播放各种曲风的音乐。
这一斗气之举,却害苦了隔壁809的住户。“你们两家闹,我们‘躺枪’了,每天被噪音吵得不得安宁。”此后,三家人通过各种途径投诉,甚至还几次报警。
为化解居民矛盾,社区工作人员通过12368联系上了西城法院寻求帮助。综审庭法官助理赵娟前往陶然亭街道,与派出所、司法所、社区工作人员一同调解。
调解前,三家人仍然剑拔弩张。810住户态度强硬:“我家不能听到琴声,大不了起诉到法院!”710住户立即反驳:“我们已经采取了措施,垫了隔音垫,也控制了时间,你们不讲理,我们也没法再妥协。”最痛苦的是809住户,受到810和710的双重“夹击”,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
赵娟耐心向三家住户解释了有关生活噪音标准和邻里之间相互容忍义务的法律规定以及民事诉讼程序。“如果真的起诉,后续难免要付出更多时间成本、经济成本。”赵娟希望通过这些解释,能让各方冷静下来,认识到诉前调解程序是解决问题的好机会,从而及时化解矛盾。
调解人员从弹琴的时间及时长、钢琴的摆放位置、控制音量等几方面入手,逐一和三方当事人进行沟通。对710住户,大家纷纷提出建议,比如把弹琴时间固定在16点至20点之间,并适当缩短时长,既保证孩子练琴,也减少对邻居的干扰。把钢琴摆放在对楼上影响最小的房间,并安装隔音设备等,减少声音影响。对810住户,调解人员也进行了引导,让他们只在楼下弹琴的时候,播放尽量温柔舒缓的音乐,这样能最大程度地降低对邻居的影响。
在长达三个小时的调解过程中,赵娟和调解人员不断在三方之间协调劝解,最终,三方基本达成《居民弹琴文明公约》,后续执行如有问题再行调整。此后,社区没有再接到三家住户的投诉,三方也未到法院诉讼,纠纷得以化解。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孙莹
相关文章:
桐城法院发出首例“限制驾驶令”04-11
幸福生活@你丨“老房子”变“好房子” 幸福指数原地升温04-10
楼下弹钢琴,楼上放音乐,牵动三家邻居的噪音纠纷和解了04-09
聚焦“立审执”一体化 探索基层解纷新路径04-08
医疗美容受欺诈可以主张惩罚性赔偿04-08
化债3900余亿元,江苏法院公布2024年破产审判情况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