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综治+法院”,48小时化解纠纷!广州从化鳌头“综治微法庭”的法宝是什么?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8 18:09:00    

“我和17个工友们都收到劳务费了,衷心感谢你们!”李某看着自己银行卡账户上已经到账的劳务费,激动地向经办法官和调解员表示感谢。

近日,广州市从化区人民法院鳌头法庭成功运用“综治+法院”联动工作机制,“零费用”化解这起涉及18人的农民工讨薪纠纷。

矛盾一触即发

2025年2月,在工程分包方杨某的介绍下,李某等18名农民工在某工程公司承包了位于广州市从化区鳌头镇的一个工程,从事劳务工作。但完工后,分包方杨某却不见踪影,18名工人劳务费8.28万元迟迟未能到账。

2025年4月16日晚,农民工在某工程公司门口维权,要求该公司立即支付劳务费。

考虑到该案涉及人数较多,且关系到农民工合法权益,鳌头镇立即启动“综治+法院”联动工作机制,由镇综治中心协调鳌头法庭、司法所人民调解员共同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4月17日,鳌头法庭庭长薛志军、人民调解员万燕芳、刘智军与双方当事人进行面对面交流,一方面仔细梳理案情、与各方当事人沟通了解情况;一方面积极组织双方调解,倾听双方调解诉求。

“又不是我直接雇佣的这些人,凭什么要我给劳务费?”用工单位某工程公司颇有怨言。

“从2月份到现在一分钱都没拿到,也找不到分包方杨某,调解了就能拿到钱吗?我们不相信!”18名农民工同样不接受调解。

在法官、调解员与双方沟通的过程中,“不行”“签了协议也没用”“没什么好谈的”是双方说得最多的话。

“如果这场纠纷进入诉讼程序,整个流程下来,工人们最快也得等一两个月才能拿到劳务费。如果想尽快让他们拿到钱,我们还是得努力通过调解的方式化解纠纷。”面对企业的不理解、工人的不认同,薛法官和两名调解员沟通后仍然认为——调解是化解这场纠纷的最佳途径。

“综治微法庭”联动化纠纷

“工人们在你们单位提供劳务工作,理应得到相应的报酬。劳务费也是他们基础的生活保障,你们如果同意调解,还能避免文书、庭审上网给企业商誉带来负面影响,节省你们的诉讼成本。”在薛法官情、理、法结合的劝说下,某工程公司同意进行调解。

另一方面,薛法官也积极向李某等工人解释相关的法律法规,稳定工人情绪:“你们签了协议之后,由法院来进行司法确认,调解协议就有了法律效力,你们既能更快拿到劳务费,也不用担心企业跑路!”

为了打消工人们的顾虑,薛法官向工人们解释道:“从化法院在鳌头镇综治中心设置了‘综治微法庭’,你们不用去到法院就可以完成司法确认,确认后的调解书和判决书有同样的效力。”

最终,在鳌头镇综治中心、鳌头法庭、司法所人民调解员的共同努力下,某工程公司同意在4月底将劳务费发放给农民工们,双方在调解协议上签字,并在鳌头镇“综治微法庭”进行了司法确认,成功为农民工解“薪”结。从工人维权到调解协议完成司法确认,仅仅过去了48小时。

据悉,2025年4月以来,从化区人民法院、区综治中心创新打造“综治+法院”联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法院的法律专业性与综治中心的资源整合优势,将涉劳动争议、婚姻家庭、相邻关系、民间借贷、人身侵权、交通事故、房产物业、教育培训、医患纠纷、宅基地林地纠纷等“十类矛盾纠纷”导入综治中心平台,邀请相关部门、行业协会、调解组织共同在“综治微法庭”参与调解,打造高效互动、多维共治的解纷模式,最大限度通过调解促推矛盾实质性化解。

来源:广州日报新花城客户端

相关文章:

“综治+法院”,48小时化解纠纷!广州从化鳌头“综治微法庭”的法宝是什么?05-08

“讨 债”05-06

岚皋法院:五一“不打烊”,旅游巡回法庭进景区05-06

24小时“护薪”闪电战 为农民工“冻”住血汗钱04-29

新疆一男子非法持枪狩猎获刑04-28

“大嘴巴”引发“大官司”,全国首例上市公司董监高“忽悠式增持”赔偿案宣判04-27

国内判赔金额最高的植物新品种侵权案件公开宣判04-26

继加州后 美国又有11州起诉特朗普政府滥用关税政策“违法”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