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草帽姑娘”播种山乡“菇”梦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7 13:48:00    

【来源:安徽日报】

暮春时节,在黄山市黄山区民主村,空气中裹挟着农作物与花香交织的气息。在这片皖南山区的城郊村落里,一座香菇大棚正氤氲着木质腐朽的潮气,菌袋口冒出的白核桃大小圆菇层层叠叠,菌盖下淡褐色的褶皱宛如群聚低语的精灵。农场主人洪惠芳头戴草帽穿梭其间,这位被村民称作“草帽姑娘”的35岁女性创业者,正带领着乡亲们在菌棚里播种希望。

这座名为“皖乡源”的家庭农场创立于2019年6月,如今已发展成集香菇、平菇、黑木耳及羊肚菌种植加工于一体的特色农业基地。在黄山区妇联的持续扶持下,农场先后获评“青年之家”户外实践基地和“黄山区示范家庭农场”,18亩种植基地年产鲜菇10万斤,年产值达40万元,带动十余名农村女性就业增收,人均年增收超万元。洪惠芳每日穿梭于菌棚间,检查菌棒接种孔时,总能想起创业初期的艰难——身患慢性肾衰竭的她,曾因技术瓶颈多次产生放弃的念头。

情况很快发生了改变。2020年初,黄山区妇联在日常走访中发现了她的情况,迅速启动了帮扶机制,协助申报创业项目争取资金,并对接当地组织部门,邀请行业能手“蘑菇大王”驻场指导。科技力量注入让农场的菌棒成活率从60%跃升至95%,洪惠芳抚摸着菌袋上整齐的接种孔,笑容里透着坚韧:“现在每天都能感受到新技术带来的变化。”

在黄山区,像洪惠芳这样的女性创业者还有很多。据黄山区妇联统计,近三年累计申报女性创业项目12个,争取扶持资金70余万元。通过建立项目库动态管理机制,妇联干部实地走访调研,为创业者提供“一对一”帮扶,让“巾帼梦”在青山绿水间生根发芽。新入职的姐妹在学习菌棒接种技术时,常能听到洪惠芳讲述当年妇联干部如何帮她走出困境的故事。

“近年来,我们与相关部门一起,整合现有政策资源,持续优化青年女性群体的创业创新环境,以巾帼创业就业示范基地建设为牵引,建立了项目全周期服务机制,组织女性创业者到各地参加推介会,帮助对接销售渠道,切实为女性创业者纾难解困。”黄山区妇联主席王余娟说,通过“专家驻点+科技赋能+资金扶持”组合拳,妇联干部每月至少走访3个项目点,针对技术、资金、销售等难题建立专项台账。“今年已组织专家对接会3场,为10名创业者争取低息贷款400万元,推动4个创业项目实现数字化升级”。

当夕阳为香菇大棚镀上金边时,洪惠芳正带着新入职的姐妹学习菌棒接种技术。菌棚里此起彼伏的“沙沙”声,与远处山涧的潺潺流水应和成曲,谱写着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巾帼篇章。

通讯员 谢婵婧 记者 刘良慧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

荣盛石化今日大宗交易平价成交51.72万股,成交额445.31万元05-08

部分立体车库成了“僵尸库”!如何破解05-07

“五一”档影片百花齐放,江苏多措并举带动观影热情05-07

“草帽姑娘”播种山乡“菇”梦05-07

4月汽车销量“大比拼”,传统车企与新势力品牌“你追我赶”抢份额05-07

“讨 债”05-06

赛事为媒,文旅共生:看狮山五一文旅消费范式05-06

③匠心筑梦砥砺前行——记劳模李天华的奋斗之路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