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答卷——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湖南实践】永州:党建引领,绘就基层善治新图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7 07:55:00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王振亚 通讯员 陈苏宁
仲夏时节,永州市回龙圩管理区朱家观村晒谷场上,两位卢姓兄弟紧握屋场党小组长的手,因水田边界积怨多年的他们,在屋场“党小组+”调解机制下冰释前嫌。
这是永州市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的一个缩影。从潇水之畔的居民小区到南岭脚下的自然村落,一幅基层善治的新图景徐徐展开。
让治理触角直达“神经末梢”
“党小组建在屋场上,村里大小事都能统筹着办!”马鹿头村马鹿头屋场何平远的话,道出回龙圩管理区组织革新的实效。该区将党小组建在屋场,构建“区党委—镇党委—村党支部—屋场党小组”四级体系,设立“党小组+村民小组+理事小组+合作小组”四位一体矩阵,实现党组织对各类组织的全面领导。
三年来,该区建成46个“五型”和美屋场,打造“六小园”景观9700余处,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近万人,柑橘产业产值提升40%,群众满意度大幅跃升,相关案例入选2024年度全国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典型案例。
这样的革新遍地开花。零陵区动力机械厂小区通过“党务+居务+警务”三务合一机制,从无物业管理的“无人管”变为“联合管”,停车规范了,纠纷减少了;双牌县麻江镇新湾福村探索“村党总支+村委会+村民理事会+村民”模式,投入1万余元开展“环境卫生评比”,让村民从“站着看”变“主动干”。
从“干部奔走”到“多元共治”
7月9日,道县西洲街道大坪子社区值班室,72岁的“红管家”何新成正整理民情记录。这个由5家改制企业组成、曾矛盾频发的社区,如今依靠14支自治队伍、138名“红管家”,以“百姓办法解百姓事”焕发新生。
宁远县湾井镇的乡村振兴月例会,成了群众参与治理的“主舞台”。不设主席台,不讲官话套话,村民围坐晒谷场、大树下拉家常、议村务。今年以来,全镇216场月例会1.6万名村民参加,收集的1250条建议中,780条已转化、应用。
江永县桃花源小区以党建为引领,借力专业志愿者打造“共享+”服务体系:“共享技能”促居民互授技艺,“共享时间”让志愿者辅导孩子课业,“共享课堂”邀专家开书画课。今年已开展服务29次,850余人次参与。
以“微治理”撬动“大幸福”
“老师,您看我涂得好看吗?”7月10日,道县万和世纪城小区志愿服务站里,孩子们举着五彩画作围向志愿者。这个由加家志愿者协会运营的站点,既是破解家长“看护难”的贴心港湾,也是小区的暖心加油站:积分超市能换日用品,共享工具室提供免费工具,政策宣讲、健康义诊、义剪服务常办常新。自去年1月启用以来,服务站已连续开展90余场志愿服务活动。
走进祁阳市丁庙湾村,26栋小楼整齐排列,勾勒出崭新村落的轮廓。针对人多地少、建房纠纷多的难题,村“两委”牵头成立集中建房理事会,创新“统一用地、规划、风貌、施工、验收”模式,让荒山变宜居家园,激活村民共建、共治热情。
蓝山县毛俊镇鹊峰村,昔日房前屋后的坑洼闲地成“增收宝地”,卫生死角变成村中一景。该村以党总支+村集体合作社模式,探索统一规划布局、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收购销售、分户经营种植的庭院经济模式,让老人、妇女足不出户就能赚钱。
“基层治理,核心在党建引领,关键在群众参与。”永州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蒋俊善说,永州正以党建为引领,将一个个治理创新串联成链,奋力绘就基层善治新图景。
来源:华声在线
相关文章:
【家门口的答卷——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湖南实践】永州:党建引领,绘就基层善治新图景07-27
老支书的新使命07-11
医疗服务提升年丨永州市妇幼保健院召开合理使用医保基金专题会议07-10
百子湾“最年长”住宅楼完成改造焕新亮相07-08
争分夺秒的生命保卫战:干群携手织密防灾网 1小时紧急转移21人实现“零伤亡”07-08
大黄杏熟啦!共享采摘乐 共建邻里情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