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中国|极端高温天气下的防暑误区,你“踩坑”了吗?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1 17:35:00
央广网西安5月21日消息(记者刘昱)“喝热茶比冰饮更降温?”“室内空调26℃是黄金温度吗?”“中暑后吃退烧药=自杀式急救?”……近日,陕西各地区进入“高烤”模式,局地最高气温升至40℃以上。高温天气有哪些防暑误区?又如何科学防暑?记者采访到西安市中心医院经开院区急诊科主任曹冬雪,现场为大家一一解答。

西安市中心医院经开院区急诊科主任曹冬雪(受访者供图)
高温天气要预防哪些疾病?
最近高温天气,从西医的角度来讲,总结了一些需要预防的重点疾病。比方中暑、热射病、肠道传染病(如痢疾、霍乱等)、心脑血管疾病、皮肤病(如痱子、湿疹、日光性皮炎等),都是夏季高温比较常见的疾病。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孕妇、户外工作者、患有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等)的人群以及肥胖者,要格外注意。
误区一:冷水洗澡降温误区
夏天高温天气用冷水洗凉水澡是第一个误区。从体感上来说确实感觉到凉爽,但是这种做法会使血管收缩,反而不利于散热,还可能引起感冒或者是其他的一些疾病。
误区二:室内放置大量冰块降温
室内放置大量的冰块,可能会增加室内的湿度,让人感觉更加闷热,且冰块融化后易滋生细菌,所以也不是科学的降温方式。
误区三:冷饮比热茶更降温
其实喝热茶比冷饮更能降温是有依据的。喝热茶能促使毛孔张开,促进汗液分泌,而汗液蒸发可带走热量,起到降温作用。同时,热茶中的茶多酚等成分也有助于调节体温。
误区四:室内空调26℃是黄金温度
26℃是综合考虑节能和人体舒适度等因素提出的推荐温度,但并非绝对的黄金温度。室内外温差一般在5 - 8℃较为合适,这样可减少因温差过大导致的身体不适。
误区五:室外短袖比防晒长袖更凉快
在阳光直射的情况下,皮肤暴露的面积大,吸收的热量会更多。防晒长袖具有防晒和隔热的功能,能反射一部分阳光,减少热量的吸收。所以从这个角度理解,防晒长袖比短袖更能起到隔热的作用。总体从穿着上来说,宽松、透气、浅色的衣物便于散热。
误区六:中暑后吃退烧药
很多老百姓都有这样一个错误的操作,就是身体发热想赶快把退烧药用上去。中暑是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导致的体温过高,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主要是通过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外周血管扩张、出汗增加来散热,对于中暑导致的体温升高,其作用机制并不适用。而且,中暑时身体可能已经处于脱水状态,服用退烧药后大量出汗会进一步加重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可能导致病情恶化。中暑后应采取物理降温等正确方法。
曹冬雪介绍,轻症中暑表现为头晕、头痛、面色潮红、口渴、大量出汗、全身乏力、心悸、脉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重症中暑除上述症状外,还会出现体温升高至38℃以上,伴有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晕厥、昏迷等。
“中暑主要通过预防来避免。”曹冬雪建议,避免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活动,尽量待在阴凉通风处;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使用空调、风扇等降温设备;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及时补充水分,避免脱水。如果已经发生中暑,迅速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用湿毛巾冷敷头部、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动脉处,以降低体温;让患者适量饮水,可给予含盐的清凉饮料,但不要一次大量饮水,以免引起呕吐;若患者病情严重,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往医院救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相关文章:
科普中国|极端高温天气下的防暑误区,你“踩坑”了吗?05-21
安阳高温天气持续!科学应对干热风、警惕热射病风险→05-20
局地或超40℃,北方今年首场高温开启,西安今起或迎高温“四连击”!05-18
宁波官宣:5月14日,正式进入!05-12
中医智慧融入体重管理!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国肥胖日”多学科义诊开出“健康良方”05-11
超导会如何影响人类生活?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