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客入遂·夜经济探营”系列报道①|丝线未断 灯火已燃——荣兴街工业记忆的21世纪变形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2 11:00:00
华灯初上,市城区荣兴街的霓虹灯渐次点亮。火锅的麻辣鲜香、烧烤的滋滋作响、糖水铺的清凉甜蜜,交织成遂宁老城区最动人的夜曲。
这条老街,曾是遂宁老城区连接遂州路与渠河路的“毛细血管”。2023年,船山区对荣兴街进行改造,规范停车位,外立面翻新保留历史风貌,还新增了电竞吧、清吧、咖啡馆等20余家新业态,上百家商铺共同织就了“烟火船山”的夜经济图景。

老遂宁的味觉记忆:“路边摊”与商铺的相得益彰
晚上七点半,杨家鲜火锅食堂不仅店内满座,外摆区也座无虚席。“现在的营业额比改造前翻了一番。”老板张斌高兴地说,“我们入驻荣兴街的时候是千味王串串香,这十几年见证了荣兴街的变化。改造前,停车难劝退不少顾客。如今,外摆区开放、停车便利,生意越来越好!”改造后的荣兴街除了像杨家鲜这样的老字号,还有更多新的商家入驻。侃姐老火锅的牛油锅底、邵通小肉串的包浆豆腐……不仅留住了本地食客,更吸引了成都、重庆的游客前来打卡。
“来来来,尝一尝!祖传秘制辣卤,香辣不烧胃!”老刘的辣卤摊前,鸭脖、鸡爪、卤藕片散发的香气直往人鼻子里钻。几个刚下班的年轻人围在摊前,一边刷手机一边等打包,嘴里还念叨着:“他家的辣卤配啤酒,绝了!”
几步之外,王阿姨的手工肉饼摊前排起了队。面团在铁板上压成圆饼,裹上鲜肉馅,煎得金黄酥脆,咬一口肉汁四溢。
另一边,海鲜摊的炭火正旺,生蚝在烤架上“噗噗”冒着汁水,老板麻利地撒上蒜蓉辣椒,香气瞬间炸开。“以前只能在夜宵街看到烤生蚝,现在荣兴街也能吃到新鲜的了!”大学生小张和朋友们人手一只,吃得满嘴鲜香。
这些流动的摊贩和沿街商铺共同编织出荣兴街夜晚的繁华。在规定的时间允许摊贩摆摊,让荣兴街有了老遂宁的市井烟火。一碗酸梅汤、一串辣卤、一只烤生蚝,不仅是味觉的享受,更成了老街夜生活的“新仪式”。

夜经济的遂宁解法:烟火气里的“年轻密码”
“以前吃完火锅后没什么玩的就只好回家,现在能逛清吧、玩电竞,不仅有吃的还有玩的。”说话间,95后上班族小陈和朋友们走进新开的电竞馆。荣兴街的业态从单一的餐饮拓展到理发、电竞、清吧等20余家新店,还引入了一些网红餐厅。
詹阿姨是荣兴街的老居民,她感叹道:“现在一出门就是商圈。”张大爷是原丝绢厂的退休职工,在荣兴街生活了三十多年,每天晚饭后都会到荣兴街中心的时光公园坐坐。“现在这里既有我们老年人喜欢的茶馆、棋牌室,也有年轻人爱去的酒吧、电竞馆,一家老小都能找到乐子。”张大爷说。
为了持续激发消费潜力,船山区商务局通过发放消费券、开展主题活动等来带动荣兴街及周边商圈消费。如今的荣兴街,既有老遂宁的市井烟火,又有新潮流的年轻活力。正如这里的老居民所说:“既留住了我们的记忆,又给了我们新鲜感,这才是真正的‘夜经济’。”
市井里的智慧升级:老城根脉遇上现代治理
当夜幕笼罩,临街的建筑外立面暖色泛光照明开启,搭配霓虹招牌,营造出既复古又时尚的夜游氛围。
“改造不是赶时髦,是要留住遂宁人的魂。”船山区商务局负责人指着一面纺织工人彩绘墙介绍,荣兴街在保留历史记忆的基础上焕发新生。漫步街头,仿佛时光在此交汇,光影流动间重现了当年机器轰鸣、女工穿梭的繁忙景象。老一辈的居民驻足感慨:“这些彩绘墙,是我们的青春记忆!”游客王先生拿着相机按下快门:“没想到一条美食街,还能这么有历史感。”
城市最好的更新方式不是抹去过去,而是让旧时光与新潮流共舞,“修旧如旧”让荣兴街成为一条有遂宁DNA的街道。当食客们吃着美食,抬头看见墙上的老厂照片,或许会明白——这条街最动人的味道,不仅是美食,还有那份被小心珍藏的集体记忆。

【记者手记】
走在荣兴街上,火锅与咖啡的香气在夜色里交融,遂宁方言与普通话的谈笑此起彼伏。这里不追求“凌晨三点不打烊”,但十点后的砂锅依然温热。或许,这才是属于遂宁的夜经济——足够包容,让老城的烟火与新生的星火共亮;足够自信,让千年的文脉在当下自在生长。今晚,不妨来荣兴街点一碗冰粉,听摊主讲讲老街故事。
(刘敏)
相关文章:
“引客入遂·夜经济探营”系列报道①|丝线未断 灯火已燃——荣兴街工业记忆的21世纪变形记04-22
历史当“导游”,小店会“写诗”:“网红街区”不“网红”04-20
发展银发经济 提升再青春消费04-17
@三水白坭,临港经济正在“靠岸”04-16
马中两国的故事激动人心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