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不胜任工作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0 14:04:24
“不能胜任工作”是指 劳动者无法按照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任务或者同工种、同岗位人员的工作量完成工作。具体来说,这一定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工作任务完成:
劳动者不能完成合同中明确规定的任务,或者无法达到同岗位其他员工的工作量标准。
工作标准:
用人单位不能故意提高工作定额标准,使劳动者无法完成工作任务。
培训与调整岗位:
当劳动者被认定为不能胜任工作时,用人单位应当首先对其进行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如果经过培训或调整岗位后,劳动者仍然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解除劳动合同。
客观情况变化:
如果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劳动合同无法履行,且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也可以作为解除劳动合同的依据。
需要注意的是,用人单位在依据“不能胜任工作”为由解除劳动合同时,必须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包括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劳动者确实不能胜任工作,并且遵循法定的程序,如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等。
以上信息提供了关于“不能胜任工作”的全面解释,帮助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及其法律含义。
相关文章:
(问诊把脉 精准督导)芝罘区全力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04-17
解密国宝百科 认识全国首个大熊猫学院04-16
民乐县童子坝河管理处紧绷春汛安全弦 筑牢防汛“安全墙”04-15
李鸿忠在地方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学习培训班上强调 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稳中求进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04-14
周锋:全力配合省委巡视组开展工作 确保各项任务要求落到实处04-12
好评中国·漫评丨“收到”更要“做到”04-11